• 主页 > 知识问答
  • 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绿城与现代化城市的完美结合

    南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它也是一座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南宁满城绿意,四季常青,有“绿城”的美誉。南宁地处中国华南、西南、东南亚经济圈交汇处。位于广西中部以南。是北部湾沿岸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南宁足球训练_广西南宁足球俱乐部_南宁足球技巧

    2014年10月3日至12日,南宁成功举办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成为继天津之后中国第二个举办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城市。

    2016年4月25日,南宁市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主办权,该博览会计划于2018年12月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同期举办。

    地点:

    地点

    南宁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西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2211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42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具有“两近、两边”的特点。 “近海”距钦州、防城港、北海三个沿海城市分别为110公里、170公里、200公里; “近侧”距离中越边境东兴、凭祥两市分别200公里和230公里。公里; “沿(铁)线”,湘桂、南广、南昆、南方、礼钦等铁路交汇于南宁,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 “沿江”,穿越南宁的邕江是珠江干流西江的上游。南宁毗邻粤港澳,背靠西南,面向东南亚。已成为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成为西南出海最便捷的枢纽。在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南宁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南宁毗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它位于亚热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境内。位于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3′~23°32′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08°。北纬°22′、22°48′。截至2013年底,南宁市总面积33112平方公里,陆地面积22112平方公里。 [3]

    南宁地处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北部湾沿岸重要的经济中心。面向东南亚,背靠西南,西邻粤港澳和印度半岛,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和连接点东南亚经济圈的枢纽城市,西南出海通道的新兴枢纽城市。

    地形

    南宁市总体地形

    南宁市地貌分为平地、低山、石山、丘陵、梯田五种类型。平地是南宁市最大的地貌类型,面积1037.3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7.78%。分布于左、右江下游交汇处及甬江两岸。低山总面积82.6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6%。位于城西边缘的凤凰山上。属穹丘山区,一般海拔300米至600米,坡度25度至40度;位于城北高峰岭。 ,是一系列褶皱低山,自东北向西南延伸,平均海拔250米至450米,坡度20度至40度。狮山面积4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1%。主要分布在西北边缘和潭罗镇。分为枫林狮山和古风狮山两类。枫林狮山海拔300-400米,山谷海拔120米。 - 160米;古峰狮山海拔一般为200米—250米,平地海拔80米—100米。丘陵总面积279.8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5.59%。该台地主要是第三系的侵蚀面。它有轻微的切口,并有轻微的起伏。海拔高度在120米以下。是一处低矮平坦的古侵蚀面。它通常具有平缓起伏的地貌和平坦的顶面。 [5]

    地形

    南宁市地势呈以广阔的邕江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状。该盆地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被山脉环绕。北有高峰岭低山,南有七坡高山,西有凤凰山(西大明山以东的山脉)。形成西起凤凰山,东至青秀山的长谷盆地。流域中心成为各条河流的汇聚点。右江来自西北,左江来自西南,梁丰河来自南方,新卫河来自北方,形成向心水系。盆地中部,即左右河流交汇处,南北两侧山丘紧贴河岸,形成天然分界线,将长长的山谷和盆地分成两个小盆地。一是以南宁市为中心的邕江流域。盆地;二是以潭罗镇为中心的侵蚀溶蚀盆地。 [6]

    气候

    南宁足球技巧_南宁足球训练_广西南宁足球俱乐部

    南宁市鸟瞰图

    南宁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少霜无雪。气候温和,夏季长,冬季短。年平均气温21.6度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0.4度,极端最低气温-2.4度。 。冬季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为12.8摄氏度,夏季最热的七月和八月平均气温为28.2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达1304.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9%,气候以湿热气候为特点。相对而言,夏季普遍湿润,冬季稍干燥,干湿季明显。夏季比冬季长得多,炎热期也更长。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雨季最集中的是夏季。南宁一年四季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物产丰富。 “冬草不凋,非春花常开”这句话也是如此。 [7]

    水文学

    南宁市主要河流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较大河流有甬江、右江、左江、红水河、无名河、八池江等。余江在南宁市、邕宁区称为邕江。河流全长116.4公里。上游起于永新区江西乡通江村(俗称三江口),距南宁水文站38公里,下游至永宁区零里镇那车村。是南宁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河流,流域面积7372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18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129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206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95.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含沙量0.24公斤/立方米,平均侵蚀量模量为95.6t/km2。邕江南宁市段河床宽约485m,深约21m。平均水面宽度307m,浅水深度8m~9m。邕江上游分别为右江和左江。右江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云龙山,流经西林县、田林县、百色市、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隆安县,注入南宁市。河流长707公里,流域面积3861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7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0.36公斤/立方米,平均侵蚀模数252吨/平方公里。

    海关

    概述

    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文艺表演团体3个,全年文艺演出1284场次,观众142.2万人次。全市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6个,藏书总量573.23万册。 6个博物馆。 12个文化中心。有乡镇文化站102个。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8.02%,电视人口覆盖率99.38%。全市有线电视用户71.8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5.02万户,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备19.54万户。 [17]

    语言

    南宁市区讲南宁话(粤语之一),郊区部分讲平话(汉语方言之一),壮族讲壮语(属南方话邕南话和北方话)。方言分别为甬北话)。南宁最流行的语言是南宁白话和混合粤语元素的普通话。各族大多数人都能使用普通话。

    宗教

    南宁市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全市约有信徒一万人,宗教神职人员近百人。

    风俗

    南宁足球技巧_广西南宁足球俱乐部_南宁足球训练

    赛龙舟:又称赛龙舟。深受群众喜爱的人

    北回归线的明珠——大明山

    体育活动。南宁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都有赛龙舟的习惯。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南宁民国报》记载:“赛龙舟旧俗,每年举行一次,在邕江中游进行比赛”。解放后,端午节赛龙舟成为南宁市特有的传统体育活动,规模逐年扩大,项目越来越好。 1997年,在南宁市河滩路乡举办的龙舟赛,因其规模大、赛制新,被中华全国联合会授予“全国百万人龙舟交流赛最佳赛区”称号体育总会、中国龙舟协会。 [29]

    抢烟花:每年3月3日民歌节期间,南宁被陈云和诗称为“彩裙之城”。最令人兴奋的活动是抢烟花。参赛者由各村的强健男子组成队伍,相互比拼。所谓烟花,就是一个直径5厘米左右的铁环,外面包裹着红布。将烟花放在装满火药的发射器上,点燃,发出“轰”的一声射向高空。当烟花落下时,各村的花炮队都蜂拥而至。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捡到烟花的人被队友保护了。突破对方的抓堵,跑向对方的堡垒,将烟花扔进花篮就是胜利。烟花比赛十分激烈,其形式酷似西式橄榄球,故有“东方橄榄球”之称。 [29]

    鞋舞:壮族人民的舞蹈

    壮族三月三日节

    最有趣的文体技能当属威力如军阵的“鞋赛”、“鞋舞”。溜冰鞋比赛是几个人一组,都穿着一双长溜冰鞋进行比赛;参与者必须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如果一个人不专心,整个团队都会被打倒。据说,鞋舞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壮族女英雄佤夫人率领广西狼兵前往浙江抗击倭寇。她训练郎兵进行三人绑腿赛跑,使军中纪律严明,团结一致。后来演变成了这项有趣的运动。 [29]

    踩高跷足球:这是壮族的“高跷球”,踢起来像足球。但是,你不能用脚踢。无论跑步、打斗还是踢腿,你都可以使用这对“假肢”。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不过,南宋时期,最初就有玩柚子的。原来,早在南宋时期,广西南丹县人民就有踢柚子的游戏;每到中秋节,都要举办踢柚子比赛。近代发展为踩高跷足球。更是独一无二。 [29]

    狮子登金山:高空舞动 在壮族人心目中,狮子是吉祥之物。壮族独有的舞狮技艺有高台舞狮、双狮戏球、狮子梅花、过天桥、刀尖狮技、狮登金山等。 ” 就更危险了。 “金山”由约35条长凳叠成17层,高8.5米。表演者装扮成“狮子”攀登“金山”,在摇曳的“金山”上跳跃、翱翔、舞蹈,惊心动魄。太棒了。 [29]

    上刀山下火海:瑶族是一个民风比较浓厚的民族。他们在祭祀、祈福、驱邪的仪式中,常常表演一系列的绝技,以显示自己所向无敌。攀登剑梯、赤脚穿越火海,便是其中之二。惊心动魄的特技表演。爬刀梯又称“爬刀山”,是在木梯上安装锋利的刀具作为台阶。你光着脚在锋利的刀刃上走来走去,脚底的皮肤丝毫没有受到损伤。穿越火海的方法有好几种:一是把几把铁犁头烧红,赤脚一步一步地走在上面;二是步行穿过烧炭的“火海”;一种是“走灯”,即用竹筒编成的灯笼排成一排,一步一步地在灯笼中行走。 [30]

    抢糯米糕:这是仫佬族最热闹的活动。三个人组成一个“冬”(团),一共三个“冬”人轮流用长筷子去抓瓦罐里放的三角粽子,但三个人只能分享。三脚着地,跳跃时靠双手抱脚保持平衡。如果你不小心失去平衡,你抓到的粽子就会掉到地上。一时间,全场充满了欢呼声、叫喊声、锣鼓声,直到坛子里的粽子都被抢光了,抢到最多粽子的“冬天”就是胜利者。三角粽是仫佬族的传统小吃

    仫佬族相信,谁抢到的米节吉祥物多,谁就能得到更多的“福气”。 [29]

    光亮的秋天:很久以前,大旱,无雨,无收成,人们陷入恐惧和绝望之中。两兄弟想出了一个主意:用木头制作一个魔球,将其荡向天空,以祈求上帝的怜悯。他们辛苦了15个昼夜,终于天动地动,下起了雨。然而兄弟二人却因劳累过度而死。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每逢节日都会打磨裘。磨秋时,横杆两端各有一两个人。他们交替踢地,使横杆上升、下降和旋转。同时,他们在横杆上进行转身、翻滚,腹部抵住横杆,四肢悬空。当它们旋转到地面时,它们会伸出手。摘花、空中翻滚等众多技巧动作,既惊险又美丽。这种活动,彝族人称为“问事”,汉语称为“抱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iheqi168.cn/html/tiyuwenda/8445.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